2)第三十二章 大隋箭王的第一次露面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面前这小脸气鼓鼓模样,那是越发开心,不由得多说了两句。

  “你也别生阿爷的气,阿爷再给你说件事吧,你阿娘一生产,按照你皇祖父和群臣所议,再过个十天八天,阿爷我就要往江南去喽,以后有空闲了,记得多出来陪陪你阿娘。”

  “哦,阿爷,你一个人去了江南,我觉得阿娘可能不放心,要不要你给皇祖父皇祖母说说,带孩儿一起去?”杨昭歪着脑袋,忽然打断道。

  “这件事,你就别想了……你这逆子什么眼神?”

  杨广正想说道两句,但一看长子眼色,又将话语在头脑里过了一遍,顿知道小小年纪的杨昭想到之处。

  巴掌方一扬起,杨昭这次早有准备,迅速开溜,跑回了母亲萧明月的住舍,他阿爷可是风流好色的隋炀帝!

  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家庭幸福和谐,但他阿爷偏偏不知好歹!

  做一个孝顺孩子可真难!

  在王府接下来两日,杨昭努力避免同老杨独处,等到回宫时,杨昭一早上都待在阿娘萧明月身边,说了很多话,除了让阿娘注意身体,不要过于操劳,其他的,大体是他接下来的发展规划。

  几日没在宫里,二圣派来的匠工应该已经到了,他打算趁着明年春耕前,提供设计理念,让匠工多研究一些农具出来,赶在明年春前,能先于关中试种最好。另外,阿爷杨广要往江南,他打算做一个企划书,名叫“江南五年发展,十年展望”,这两日抽时间做好了,就送来晋王府……

  萧明月摸着长子脑袋,认认真真听着,不时问询两声。虽说童言无忌,但自今年来,她忽然儿子真的突然之间长大了,不仅是个子高了些,变得更会关心人,更懂事。身为皇室子,甚至关心起了国计民生。

  作为母亲,即便长子某些做法,看起来有些胡闹,但还是当给全力帮助。

  “阿孩很有想法,阿娘很是支持你,以后缺钱了,直接给阿娘说就好,还有这几日你都陪着阿娘,课业肯定落下不少,到了崇德馆,学习也不用太急,我家阿孩这般年纪,已经足够优秀了,凡事慢慢来。到宫里,记得别让你皇祖父皇祖母生气……”

  萧明月说了很多话,直到杨昭坐上马上,于张须陀率领的十几名精壮武士护卫下,往皇宫路上,耳边还在不断回响。

  刚过了安定坊,距离宫城不远,前方的道路上忽然传来吼叫声,夹杂着“杀人”的大喊声,杨昭掀开马车的帘子看去,正有密密麻麻的百姓向后逃去。

  突兀到来的混乱,令张须陀等人紧张不已,努力让车夫将马车往边缘靠了靠,以让开道路,手中刀剑莫不出窍扬起,牢牢护卫于嫡长孙杨昭四周。

  等人群逃散的差不多了,前方场景才被杨昭看清。

  七名长着大饼脸、塌鼻子的胡人,手持宽刀的胡人,互相靠在一起,正将围堵的捕役杀得倒地,旁边还有许多妇孺百姓倒在血泊里。

  但这群捕役显然不是胡人对手,尤其为首胡人,身高两米多,力气甚大,拿着宽刀不过瘾,竟直接拎起手边的木棍,直取面前捕役性命,狂笑间,不断嘟囔着什么。

  “是突厥人!大概率是潜伏进来的突厥奸细,这次京兆府显然失算了,里面有如此猛人!”张须陀紧握手中长刀,忽的沉声道。

  眼看着突厥人转向往马车这边杀来,捕役难以阻挡,几名落后的老者危在旦夕,杨昭当即道:“张参军,你率众也上去帮忙吧!”

  张须陀略一沉吟,点了点头,他迅速点了七人往前杀去,其余十余人,依旧牢牢护卫好杨昭。

  两人方一交手,张须陀便抵挡住了为首突厥大汉的攻势,但另有两名突厥人,突破了围堵,发现停靠边缘的马车后,竟是主动靠拢杀来。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已不足三十多米,见突厥人浑身浴血的模样,剩余护卫挡在前面,如临大敌。杨昭心中也有些紧张,他当即将随车携带的弓箭取了出来,于马车内搭弓瞄准。

  咻的一声,第一箭射出,只是从左侧突厥人肩膀处擦肩而过。

  当杨昭搭起第三箭时,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前方的目标时,张须陀之前的教导一一浮现与脑海。

  深呼吸,出!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