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从百草园到崇德馆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今江南正值叛乱,按照正常的发展,老杨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调往江南主事,此间如何建造一个江南水乡,出身信息大爆炸时期的他,有太多想法可以建议,用作实践。

  唯一的问题,他年纪小,人微言轻。但也有优势,比如说错了话,不用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只要将宫里的皇祖母,还有府上的阿娘给孝顺好了,二人耳根子软,完全可以成为他的“帮凶”。

  没理由老杨能哄出一个皇位,他杨昭哄不出一个大隋振兴下的盛世。

  对未来充满期待,杨昭心里对“振兴三步走”也有了大体规划,过段时间的皇祖父寿辰,正是他小小杨横空出世的机会。

  杨昭忍不住想要高歌一首,他将蜂蜜水一饮而尽,不禁对月道:“明月几时有?把水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一墙之隔,杨广以妻子所言,打算来看看长子做什么,没想到长子竟在唱歌,还别说,挺有节奏。

  清晨一大早,天还是麻麻亮。

  在妻子的嘱托下,杨广无奈只得领着长子杨昭往崇德馆去。

  崇德馆门口分别时,杨昭满脸带笑,不断向马车里挥手。

  “阿爷回去慢点!”

  杨广看见长子那笑脸,不知为何,总有些手痒痒,想再暴揍一顿。

  “回府!”

  望见马车走了,杨昭这才回头。

  崇德馆门处,内侍黄喜老早就等着了,手里还提着食盒。

  “二圣担心大王没吃早食,让小人带过来的,里面有大王爱吃的夹馍,还有两个鸡子,都是热的!”

  杨昭背着书包,打开食盒一看,果然都是他最爱吃的。还是宫里的皇祖父皇祖母考虑周到,关心甚多。但一大早,他在晋王府,可都吃撑了。

  杨昭双眼微眯,发现大门内,有个熟悉身影,他向黄喜点头道:“辛苦你了!吃食我就先带到学舍去了!”

  这段时间的锻炼,让他手劲大了不少,提个食盒并不显费力。

  一入门内,杨昭脸上便带着笑意,往拿着书卷的人影处而去。

  “先生早!

  先生还没吃早食吧?这是学生带的,请先生品食!”

  牛弘闻声看来,发现是嫡长孙杨昭,脸上也带着慈和的笑意。

  前日的时候,宫里给他送来不少赏赐,言及教导皇孙有方。他心里知道,这哪里是他教得好,分明是皇孙学得好。记忆远超常人,更能举一反三,有时候说的话,看似平平淡淡,但就是他这个学富五车的儒生听了,心中也不由得赞叹。

  这么多年来,牛弘见过不少聪慧的孩童,说起来,还都没有见过皇孙这般的神童。

  昨天他同老妻说起此事,都想好了,皇孙如此资质,又刻苦努力,断然不能浪费,辜负宫中二圣。

  从即日起,除了他来教授皇孙《论语》和《孝经》外,如马光、张仲让、孔笼、窦士荣、张黑奴、刘祖仁等太学博士,也当一道请来,共同教授这位大隋的天纵奇才。

  牛弘笑道:“大王早啊!这是二圣给你准备的早食吧,微臣可不能食用。”

  宫里内侍方在门口等候,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但杨昭不依不饶道:“学生已经吃过了,先生可一定要尝尝,这里面还有学生发明的菜夹馍。”

  在杨昭的坚持下,牛弘只能接受,心里不免感慨,为皇孙考虑这么多,不忍浪费其天赋,享受皇孙服侍,吃一顿早食,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次日路过百草园到崇德馆上课,杨昭忽然发现自己杯具了,课业不仅比平日多了两倍,连教授的老师,也从牛弘和一名侍讲,变成了六人。还都是白发苍苍,一看都是老学究!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