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0章布局朝鲜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耻辱事件。

  …

  自古以来,朝鲜国内一直都是以本国是“小中华”自居,如今沦为清朝的藩属国,这令朝鲜军民百姓极为痛心疾首,再加上清廷在经济上的掠夺、政治上的欺压和文化上的压迫,令得朝鲜始终有着一股极为浓烈的思明反清浪潮,而这种思潮更是长期成为了社会主流。

  明朝灭亡之后,朝鲜国内依旧视满洲为“犬羊夷狄”,朝鲜君臣甚至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而国内则沿用继续崇祯年号,尤其是在葬礼和祭祀等重大活动中,朝鲜军民更是坚决反对使用清朝年号,反而一直用着明朝年号,一旦有人用清朝年号,便会被人骂做“家贼”。

  除了在文化上反抗外,朝鲜方面更是进行过公开的反抗,朝鲜孝宗李淏在位时,直接便以光复大明为己任,曾意图联合南明、倭国一起“反清复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备战,可惜因永历朝廷覆灭,最终未能成行。

  到了康熙年间,清廷把注意力都放到了中原和西北方面,对远在辽东的朝鲜控制力减弱,朝鲜国王竟公然举行了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便是殉国的大明皇帝崇祯,祭文的开篇便是,“崇祯七十七年岁次甲申庚子朔十九日戊午,朝鲜国王臣李焞,敢昭告于大明毅宗烈皇帝……”而在祭祀活动之后,朝鲜肃宗竟然又命人在汉城府筑了一座大报坛,以祭奠崇祯皇帝。

  【鉴于大环境如此,

  肃宗的儿子英祖即位后,甚至直接将崇祯皇帝和洪武皇帝的神位请进了“大报坛”,使“皇朝之日月,复照于朝宗之邦”,而这座大报坛自此便成为了朝鲜君臣表达对明朝皇帝感恩之情的场所。

  因此马仲英相信朝鲜国王若是知道大明恢复南都,而大明天子乃是崇祯皇帝嫡亲血脉的消息后,定会同意和大明联兵讨虏。

  周挺更奇怪了,他道:“让钱孺怡去?他不过是个迂腐文人,能顶什么事?还不如让吕轻侯去,他的胆子至少比钱孺怡强。”

  马仲英笑道:“你懂什么,钱孺怡的老子是士林领袖,朝鲜人又仰慕我中原文化,有他担任宣诏使再合适不过了,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吕轻侯的骨气却比钱孺怡要强的多,那就让他做副使,一起赴朝鲜谈判。”

  “末将知道了!”

  周挺虽然不明白马仲英为什么这么肯定能招抚朝鲜,但还是躬身领了军令。

  安排好宣诏使后,马仲英又顾谓马仲兴开口道:“二哥,父帅曾说过,我马家男儿,功名只在马上取,自你入朝后,做弟弟的一直未给你封爵,就是这个原因,如今清军主力几乎都在江南,只有京畿和辽东还有部分军马,我有意令你领部分水师和蒙古兵进驻皮岛,如此既能坚定朝鲜军民之心,又能在东虏的背后插一根钉子,不知二哥愿不愿意去。”

  马仲兴喜道:“去,为什么不去?要不是看你政务繁忙,父亲又病重,我早就想请命出征了。”

  “那好,我便以大都督府大都督的身份加你为皮岛游击,待钱孺怡他们出海时,你便点二十艘大海船和部分运兵船,携带三千蒙古兵随宣诏使一起前往皮岛,父亲的身体你不要担心,回头我就把他接到府上,让毓娴、淑仪照看。”

  “去!为何不去”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