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白杆兵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付不了,他就不配做我琼州军的盟友了,你替本帅传令下去,将此战歼灭的清军尸体连同桑格和莽依图的将旗全部扔进西江,让它们顺流而下,以震慑清军,咱们这就回返肇庆,准备迁民入琼,然后生聚教训,练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强军。”

  诚如李汉明所说,琼州军现在唯一的短处的就是缺乏训练,只要清军收到肇庆战报,喇布唯一的选择就是退兵,但清军犹有三万,又可以走潮惠退入福建,所以马仲英不会蠢到以现有的兵力去死磕急于退兵的清军,再加上云南战事一两个月内就会分出结果,所以琼州军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抓住这个时间差整训军马,好应付即将入桂的十余万清军。

  “大帅高见,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年晋王在滇中整训一年,练出三万强兵,这才有后来的两蹶名王之功,如今我琼州军来回纵深数千里,完全可以依托南宁和梧州二府作为屏障,整军经武,练成一支无敌之师,我父郭之奇当年入安南,曾留有白杆兵练兵之法,只不过兴朗那氏弄权,根本不足以托付,今日便献予马帅,只盼马帅练成强兵,光复汉家、光复大明!”

  自郭泰捷抵达南宁后,琼州军连战连胜,屡创大捷,一心想着中兴皇明江山的郭泰捷已经将希望放到了琼州军身上,见马仲英有练兵的想法,作为郭之奇的子嗣,他认为他有必要也有义务助马仲英一臂之力,遂从怀中掏出了先父所留遗物,小心翼翼地送到马仲英面前。

  “如此,就生受了,马某必遵从故郭阁老遗志,以驱逐鞑虏为已任!”

  马仲英毕恭毕敬地躬身接过郭泰捷递过来的练兵纪要,在他的心目中坚持抗清二十年,在永历帝南狩缅甸以后还多方奔走,甚至跑到安南借兵,最后在桂林英勇就义的郭之奇当的起他的大礼,但是他也打了个马虎眼,只承诺驱逐鞑虏,至于中兴大明,大明的棺材板都烂透了,怎么中兴?难不成老子筚路蓝缕,从滇西打到广西,就是替朱明做嫁衣的?

  根据郭泰捷所献之练兵纪要所说,白杆兵阵法是继承唐军的训练方式,以二十五人组成一种尖锥型的阵型,尖锥的外围的士卒全部使丈五长的长枪并配有盾牌,内层则是长枪兵,如果第一排士兵受伤倒下,第二排士兵马上补上来,第三四五排士兵及阵后助阵士兵也作相应调整,不断补充以保证队形的完整不乱。

  当然二十五人不过是白杆兵军阵最基本的阵型,在面对大规模战役时,白杆兵还可以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转化为数百人乃至数千人的大阵,当然这样的阵型转换对士卒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只要练成,就能以一当十,甚至能力抗清军的骑兵。

  对于白杆兵所有的长枪也是有讲究的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腊树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面对敌军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这种武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面对陡崖峭壁时还可以环环相扣,让登山的士兵可以借力攀爬。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