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 定调厘金(今日上架,求订阅)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当抗旨、违法的商人关一波、抄家一波、流放一波、杀一波后,就不会再有人反对了!”

  李邦华听了顿感悚目惊心。

  “皇上。商人也是我大明百姓,何以如此针对他们?我大明富有四海,如果朝廷节省……”

  “笑话!”崇祯大喝,“朕不够节省?宫中用度奢靡乎?官员俸禄很多么?底层士卒兵饷才多少?最终还不是内忧外患?”

  李邦国也不怕,继续道:“那也不能如此劫掠商人,甚至以死罪治之。”

  “既然是我大明的子民,就该付出作为大明子民的义务。农民已经穷困潦倒,朝廷还要加派三饷十几年。

  商人多财,收点税不应该么?农户抗税都论罪当斩,商户就不行吗?”

  孔梦昌道:“臣以为,农户每年一钱银子,就已经到了生活窘困的地步,商人出个十两八两,还不止于断了活路。商人一户就能解决近百农户的税金,这是良策!

  况且,一旦天下太平,商人的财路自然而然就来了,别说八两十两,就是百两也不多。

  就算是损害了他们利益,总比逼得百姓造反好吧!

  朝廷紧盯着田赋和人丁,极力压榨百姓。一旦遇到灾年,别说缴税,就是饭都没得吃了。

  百姓没钱没粮食,官府追税又急又严,最终只能逼得百姓背井离乡。

  这就是流民!

  流离失所的百姓衣食无靠,为了活下去,自然就会跟着闯贼、献贼起事!

  流寇为何始终无法剿灭,还不是朝廷逼出来无穷无尽的流民为其壮大声势!

  而商人有田有房有产业,纵使有些损失,哪会轻易造反!”

  孔梦昌说的很重,换个意思,几乎就是抨击崇祯即位以来的财税政策了。但是朱友健完全不生气,相反,他还很欣赏孔梦昌的思维方式和敢言!

  “臣附议!”施邦曜道。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施邦曜可不敢说,但是可以附议。

  施邦曜也清楚,闯贼刚刚起事时,他们手下哪有什么兵,只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遇到官兵围剿,很快就败了。但是因为三饷,流民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汇聚到匪首身边。

  总有些人强健、有些人机敏,他们逐渐构成了流寇主力,打家劫舍,抢占官府,将国库钱粮拿出散发给流民,然后继续壮大势力。

  而朝廷要缴匪,就得用钱,只好再加征税钱,再逼得更多百姓成为流民,恶性循环便开始了。

  如今皇上另辟蹊径,总比榨民之财强!

  崇祯点头,道:“正是如此。李卿可明白了?”

  “即便如此,全国路卡无数,定然有中饱私囊,朝廷该如何应对?”

  崇祯笑了,就等你这句话呢!

  “李卿问的好啊!那朕问你,朝廷应该如何应对?”

  李邦华没想到这个皮球被皇上踢回自己脚下,看着崇祯的眼神,他突然愣了。

  对啊,如何应对?

  怎能问皇上,得问官员啊!

  朝廷养了这么多官员是干什么的?

  朝廷中,从内阁,到刑部、督察院,再到新成立的税部,地方上,从巡抚,到县令,再到税官,朝廷养了他们,不就是为了治理天下。

  怎么到头来,自己居然问皇上怎么应对官员中饱私囊!

  “皇上!贪腐之事,应该由臣等应对!”李邦华回过神来,惭愧至极。

  “好,那此事定了。

  朕再说说第三点财源,官营!”崇祯道。

  “请皇上明示!”李邦华三人躬身。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