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定王心思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木杖的拍打声一直未停。

  定王也不制止,他阴沉着脸,愣愣出神。

  同一时刻,内阁几人已经集结了原东宫属官,发下密令,派人护送他们去往大宁,同时拟好密奏,送往河南。

  ……

  崇祯已经到了河南真定府境内,两天前在府城收到锦衣卫、东厂密奏后,便停止北归路程,折向西方,要去太行山东侧的山地看一看。

  “闻轩啊,见龙军有新消息了吗?”朱友健问道。

  “回皇上,辽西侯寻到太子、山西分田和京师面上的事情,高第和王承恩肯定都汇报了,臣就不一一列举了。”

  “嗯。”

  闻轩得到许可,放心的说道:“南京那边,东林党一味的守护自己利益,福王政令难以下发,全靠四镇将领支持。

  但是那些武将也各有心思,一个个拥兵自重。不论是准备北征的、南战的还是西边据敌的,几乎都没有大的动作。”

  朱友健点点头,他知道,历史上本就如此。弘光朝廷最大特点和致命弱点正在于依附武将。

  东林党和四镇针锋相对。

  武将有拥立之功,以至于军阀操纵了朝廷,文武相交、将领纷争、内耗不断,根本无力收复故土。

  闻轩接着道:“武将对外作战不行,对内倒是很能打。东林党内相当一部分文官投靠了四镇,而一些正直之士,如姜曰广、高弘图、张慎言、刘宗周等人,相继被排挤出朝。”

  “哈哈哈……”朱友健大笑,“这个东林党啊,迂腐狭隘的让人惊异。他们除了会讲学结社、放言高论、犯颜进谏外,还能干什么?哪有什么实际业绩,对于中兴大明哪有什么实际行动?连几个武将都斗不过,可笑。”

  闻轩谨记崇祯不让他评论的旨意,只是静静的听,一句话也不说。

  “这些东林名仕?退出朝堂也好,当政也罢,其实都一样。他们和那些军阀一样,关心的根本不是如何共赴国难、如何收复失地。

  他们的心思,全用在了如何争夺半壁江山的最高权力而已!

  黄宗羲说的好,‘东林人士是君子,与东林唱反调者,就是小人!’大明皇帝与他们亲近就是近君子?可笑!”

  “皇上圣明!”闻轩谨慎的恭维。

  “哼。福王朱由菘还干了什么?”朱友健问到。

  闻轩不明白,崇祯为何到了这个时候还不夺了福王爵位,但是不敢问,也不敢特意贬低福王,只好答道:

  “回圣上,福王依旧打出借虏平寇的政策,正密谋派人背上京师,劝建虏不要扶植‘假崇祯’,要与建虏分江而立。”

  朱友健听了,道:“他是蠢?还是坏?哦,你继续说。”

  闻轩继续道:“南京不止是文武混乱,连税入也混乱。据臣探查,江南粮米财税依旧狠辣,取民之财可谓是无孔不入。但是所得金钱粮草几乎没有用之于救灾、修路修坝,而是用于圈养军阀之兵,用于福王生活奢靡。

  不仅筹备大婚四处采购珠宝,置办歌儿舞女,更是修兴宁宫、慈禧殿,宴赏皆不以节制。”

  “哎……”朱友健一声叹息,道:“苦了江南百姓。”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江南财富都让福王这个混蛋给糟蹋了,如同李自成和阿济格一般,把搜刮的金银都放在一起,等朕去拿不好嘛!败家子!”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