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4.灭清之战(3)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昌两路清军的后路、威胁清军粮道安全更可以造成夏军直击北京的假象,动摇清军的军心、迫使清军主力撤退或早日决战。

  然而这么做的凶险不问可知,须知道宣武军第六师拢总只有万把人,清军若是出动三万以上的蒙古骑兵奔袭的话,完全有可能在夏军主力反应过来之前将宣武军第六师解决掉,至不济也能将其困死在某座城池中。

  若是将宣武军第六师收回济南,自然有利于加强济南外围夏军的力量,避免东昌清军破釜沉舟的选择以东路夏军为突破口,进而逆转整个战局。

  不过这么一来,原来的先手就成了废棋,少不得让跑了冤枉路的下面官兵在背地里骂娘。而对杨伯康本人来说更为不利的,一旦如此抉择就意味着自己和整个东路夏军在这场大战中只能充当观众,最多在收尾的时候捞一些残羹剩饭。

  吃别人吃剩下的残羹冷炙也就算了,但错过这一仗,华夏一统天下,再用兵的话,规模也不足以让自己这个枢密院副使出马了。一想到同僚能得了公侯之赏,自己却依旧是区区县子,杨伯康就断然否定了调回宣武军第六师的可能。

  当然,杨伯康也是身经百战之辈,不会利欲熏心的命令宣武军第六师孤军冒进,要知道,东路军毕竟是偏师,就算牵动了东昌清军主力,该打的仗还是得让中路军来打。因此,计划妥当的杨伯康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方略呈送到郑克臧的御前。

  郑克臧正琢磨着如何消灭东昌大营的蒙古骑兵,看到杨伯康的方略自然是喜出望外。

  从地图及前线哨探已经得到情报来看,清军在彰德、大名的布置是以守为主,希图如同闸门一样挡住了夏军前进的路线,而济南清军的作用也类似,只有东昌清军才是关键的门闩位置,若是能另辟蹊径绕过大门,迫使门闩自己打开的话,那么胜机就降临了。

  经过两组同时进行的兵棋推演,枢密院得出了跟郑克臧自觉类似的判断,于是郑克臧授意枢密院调动天武军第三师等六个师、四个重炮团、一个攻城炮团计七万人进抵汤阴以牵制彰德之敌;又以拱圣军、羽林军、勇卫军等部九个师及五个重炮团、两个攻城炮团计十一万人进抵濮阳以北南乐一线,作出即将进攻大名的架势;剩余中路夏军二十四个师又十五个重炮团、四个攻城炮团计二十八万人。

  二十八万对十九万,听起来有绝对的优势,但郑克臧还要进一步调动清军。

  华夏武成十四年七月十一日,夏军骠骑军、铁骑军五个师悄然从东昌正面消失,只留下铁骑军第四师及飞骑军四个师在东昌一线继续迷惑清军。

  七月十五日,从东昌消失的夏军骠骑军第一师等部绕过济南进入淄博休整。两天后,夏军宣武军第六师离开武定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