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0.钱庄股票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一股票的计司三衙门和各省没有了动静。这件事说穿了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计司实际上是想空手套白狼从皇室手中接个大金娃娃过来,但真要让他们花钱购买股份却没有可能,要知道,国库这些年多多少少还有些存底,但绝对不够用来购买两大钱庄股份的,至于各省也是一样,财政富裕的还好,那些指望中央财政补贴的,更是没有余钱来吧这座金娃娃抱回家。

  眼见得公开募股的广告已经出去了,各地欲购买股票的人士也纷纷赶到了武昌,计司方面终于坐不住了,于是三位会办大臣一商议,便找到了内阁总理大臣柯鼎开把事情挑明了,一句话,股份想要,钱没有。

  面对计司方面的耍赖皮,刚刚领了太子少傅加衔的柯鼎开也颇为棘手。要知道,皇帝已经通情达理的连退两步了,总不见得再去逼迫吧,再说了,郑克臧虽然这么年处政手腕有些内敛,但开国皇帝的威势尚在,到时候真要翻脸了,倒霉的还是文官系统。

  只是计司方面的确有难处,各省也是掏不出这笔钱,不得已柯鼎开只好去麻着胆子跟郑克臧实话实说。对于计司方面的得寸进尺,郑克臧也颇为不满,但是家是自己的,国也是自己的,总要一碗水端平了才是。

  因此考虑了良久,郑克臧才做出了以两大钱庄分红抵充股价的决定,并且规定如果市面上两大钱庄的股票出现溢价,计司和各省必须补足差额才能获得日后的分红,这就等于画了一个大饼让计司和各省只能看不能吃。

  正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对于郑克臧的决断,计司和各省很快做出了回应。部分富省决定按照自己的财力程度尽可能的吃进分配给自己的股票,而且试图以一部分援助为代价让穷省转让自己的份额;计司方面则决定把老底都掏出来,能吃进多少就先吃进多少,然后逐年偿付,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

  下面闹得乱纷纷的,郑克臧不但不过问,反而还火上浇油。武成十三年六月中,在两大钱庄股票卖前一个月,郑克臧下旨授予两大钱庄在行一文、五文、十文等小面值纸钞,并规定此类纸钞可以抵充税款。

  诏书一下,市面哗然,所有人都想起来元、明两代的宝钞,监察院内也出现了反对的声浪,各级地方主官反对的奏书更是堆满了通政院的院子。

  为了挽回影响,命令内库房借给两大钱庄价值一千万贯的黄金、白银做公开展示,展示的那几天,武昌两大钱庄门口人山人海,所有人都被两大钱庄表现出来的巨大财力所震慑。

  此时,郑克臧趁热打铁的授意度支衙门造币司宣布华夏朝廷今后每年以十万贯的数额回收小额铜币,今后纸钞将取代铜钱作为主要小额支付手段,不过为了避免市场出现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