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8.金兰之行(下)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名通译站到了婆索(posot)的身后,其中一人是金兰大都护府的吏目,另一名则是占城方面的官员,之所以是两人,也是为了避免翻译过程中不精确造成了误会,不过即便有那么一点言不达意,托庇在明郑保护伞下的占城王也不会、也不敢有其他想法的。

  “本官离开武昌前,通政院少卿孙飞孙大人曾与我有过交代。”

  孙飞和蔡通都是金兰大都督府的开创者在金兰的地位与诸葛枫叶和田在西渤泥的地位基本类似,不过这两人的起点要比诸葛和田高了许多,因此一个是正四品的通政院少卿,另一个则是正四品承天府尹。

  “这道诏书乃是王上给予的授权,譬如汉晋之时的持使节、假黄钺。”

  此言一出,除了不了解中国古代官吏体制的占城王以外,其余人的都目瞪口呆。

  在中国古代,“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皇帝才有的权利,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收捕罪犯、持节镇压起兵叛乱、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等。简单的说就是某个位面中“全权特命”的意思,可以独断行使权力,与泰西各国在殖民地的副王地位相同。

  假黄钺就更厉害了,其具有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的含义。

  诸葛很满意眼前众人的反应,因此他沉声言道:“有了这道诏书,金兰大都护府日后就处理西洋列国的全权,也有整肃都督府内事务的全权。”

  前面一句话还没有怎么的,但后一句方出口,六位内藩土郡官就浑身一颤,显然他们明白,日后若是不恭顺听命的话,金兰大都护府就可以直接派兵征讨,杀了他们跟杀一只鸡一样,根本不必上报中央知晓。

  叶永康倒是没有注意后一句,却对前一句充满兴趣:“诸葛大人,本官刚刚仔细听了王上的旨意,王上要金兰招揽远人,又言道使之顺服王化,刚刚诸葛大人又道这是假黄钺,是不是金兰大都护府日后就可以随意在西洋各国用兵,征讨不从?”

  征讨不从的潜台词是开疆辟土,这么一说,就连听了翻译后的占城王都注意起来。

  “随意?当然不是,”诸葛轻笑起来。“本藩乃是大国,自然不能出师无名。”

  这句充满日式腹议的话,顿时让叶永康露出了恍然之色n的,出师有名,什么名,不服王化,不事大国就是名义。如今的中南半岛缅甸与暹罗之间兵火连天,南掌(澜沧王国)内部彼此征战不休,眼见得也要分裂,至于真腊更是已经从高棉帝国时代的巅峰跌至了谷底。如此美妙的国际格局,明郑要不从中渔利,简直是对不起时代的厚赐。

  “另外,也不是全部西洋各国。”诸葛枫叶继续言道。“王上之意暂以呔泥为限,北面事务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