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5.时局(2)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参军司连夜合议作出了没收李光地之流铁杆汉奸的家财田土并将福州周围旗丁圈走的土地无偿分配给投军百姓家庭的决定,同时为了避免刚刚晋封伯爵的蔡元书、王新化两人产生猜忌和误解,武定朝中央政府暂时不向两人占据的闽北、闽西各府县派出守令且原则上同意两人提出的保荐名单。

  对于参军司以内阁名义作出的决定,郑克臧并无异议,只是提出“本人或祖辈曾经出任过伪职及投考过伪朝科举的只要能举城或率部来投且愿意接受明郑方面统一调度”可试作改过自新不再按汉奸论处治罪。

  内阁对郑克臧态度的变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理解的要服从,不理解的也要服从,于是便以武定帝的名义“大赦”天下,这份诏书连同武定帝登基诏书很快传遍了整个明郑统治区并向桂、湘、赣、浙、苏、鲁等地传播开去,不但迅稳定了明郑统治区内的人心,更是清廷统治下的各地士绅进一步生了动摇。

  当然决定南中国归属的还是武力,各路清军在进驻绍兴的康熙的逼迫下格外卖力。拥有六万余兵力的浙南清军在攻入福建之后马不停蹄的向霞浦方向进击。在历时五个月的浙闽边境阻击战中损失惨重的蔡元书部不得不放弃福宁(注:福宁州治霞浦县城),退往周宁一线。接到蔡元书撤退的消息,布置在东冲半岛的郑军海龙骧师第四团当即赶赴宁德,伏波舰队本部也开进三都澳以作策应。与此同时,正在闽北作战的左右勇卫师也奉命急返回,誓将南侵的清军挡在洞宫山脉、鹫峰山脉、太姥山脉和天湖山脉构成的重“门”(注:宁德的地形呈门字型梯状)之中。

  左右勇卫军师的撤离导致了闽北郑军力量骤然减弱,浙西清军顺势突破仙霞古道突入浦城境内,洪拱柱旋即将主力撤往建宁府(建瓯)整顿,其余小股兵力在闽西北武夷山的崇山峻岭中反复袭扰迟滞清军,清军虽然突入福建,但步履已然缓慢。

  赣南的清军在打退了王新化的进攻后也有心向闽西或闽西北进击,然而郑军向粤北的快进军使得兵力有限的于成龙不敢轻举妄动。在援闽还是援粤的问题上犹豫不定了许久之后,身兼江西提督的于成龙方现自己只能选择汀州方向的王新化作为突破口。可是好不容易翻越大山的赣省绿营却在汀州府城下撞得鼻青脸肿,王新化部又以奇兵再出宁化,威胁石城,素不知兵的于成龙只能焦头烂额的撤回瑞金。

  既然清军在福建方向的进展可以用步履维艰来形容,因此整个天下的目光不得不投向或许可以扭转乾坤的广东战场。此时,攻克韶关的何乾部遇到了自湖广迤逦而来的鄂省绿旗兵郧阳镇、宜昌镇、湖南绿营永州镇等部及荆州驻防八旗的挑战。但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